首页 > 资料 > 中国外交历程 > 新中国外交历史回顾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作出新的科学论断

  进入80年代,国际政治局势依然紧张动荡。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继续进行军备竞赛并已发展到太空领域。美苏之间既对抗又对话,争夺的重点正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严峻的国际现实使世界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加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和平力量有了更大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制止世界大战爆发,实现长期和平的信心。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经过冷静观察和客观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战略判断,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认为世界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指出有可能争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至少在本世纪内,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这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为深远的战略决断。
    
  中国作此判断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世界上有资格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你追我赶,拼命进行军备竞赛,但是一直没有改变西方所说的“恐怖平衡”,难以突破军事均势。它们两家虽然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摧毁对方多次,但是谁也没有取得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能力。都感到核战争打不赢,也不能打。尽管它们争夺相当激烈,但都尽量避免迎头相撞。(二)美苏两国都在全球争夺战略要地,进行战略部署,但都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牵制,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它们在世界各地的争夺相持不下,陷于僵局。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如美国在朝鲜和印度支那的战争,苏联侵略阿富汗和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战争,都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削弱了自己。它们的全球战略部署都没有完成,也难以完成。因此,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三)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首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11亿人口在内,已经成为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其次是西欧、东欧、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虽然分别同美苏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盟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打仗,而且独立自主倾向都在发展,因而也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全世界人民,包括美苏两国人民在内,都要和平,不要战争。世界人民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制约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正确判断,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发展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新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